闸门开启,水耕区微弱的空气流动倏忽之间化做一阵强风猛烈喷发,吹得我们衣髪飘乱。棱镜大厅就位在黑叶群窟的正中央,每一个不同的人工农业洞窟都有道路可以通向棱镜大厅。这里有很多道闸门可以通往周边的农业区,这些门很少打开,因此每个区域之间都存在一股不算小的气压差距。
除了维修设备的技术人员以外,在黑叶群窟中工作的农民根本不存在进入棱镜大厅的理由,而那些技术人员其实也很少从这些出入口进出,所以我们今天开启的这道门不知道已经封闭多久了。
台北地下城是一个能量来源多元的城市,我们的地下运河除了可以运货,同时也装备了好几架水力发电机组。地表上的镇星柳除了是个通讯机构,也是个超大型的太阳能电池。黑叶群窟产生的农业废弃物堆肥后生成的热与沼气除了供应自身运作以外,也向外供应多余的电力。处在地下城边缘的开拓区有数不尽的地热发电厂正在向台湾好动的地壳板块汲取地热的能量,夹在开拓区与黑叶群窟之间的工业区还有四座小型的核子裂解—聚变循环发电所。
除了上面所说的各种各样的发电厂以外,最重要的还有我们眼前的棱镜大厅,这里是所有台北地下城的能量之中占比最高的来源。这里是一个能量分配中枢,用来分配从戴森板所接收到的能量。
我们台湾算是比较早期几个发射戴森板进入内水星轨道的国家,棱镜大厅就是从这里接收从内水星轨道附近传回来的太阳能,由此分离出我们需要的波段后分配给整个地下城,其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在经过这里的棱镜之心转换过滤之后,以光能的形式投射在黑叶群窟中。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eahobook.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