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昴的养父陈若松当初虽然顺他的意思,让他去读武艺学校,还是不放弃任何引导他接受菁英培育的机会,所以透过关系去取得一份菁英培育学校的教材,在家里让他自修,而且在旁适时加以教导。根据陈若松的评估,他的程度并不输给菁英培育学校的高材生。
不管是公家还是私人机构,需要聘请行政管理、财务会计、法律公关以及规划与办理活动的人员,如果来应征的是没有经验的社会新鲜人,都会要求提供菁英培育学校的毕业证书与成绩单,再从中选取合适的人。
尽管陈子昴的程度不错,但是因为行政管理的能力很不容易检验,缺少了毕业证书与成绩单,顶多只能担任最基层的职位。
陈若松最后想到一个方法,就是让陈子昴以同等学力的方式去报考太学院。
太学院是光武帝当年为了培育国家高级官员而设立,入学考试在每年的十月举办。报考资格是各地高级菁英培育学校的毕业生,此外,为避免遗珠之憾,还允许同等学力者参加。
所谓同等学力,就是没有高级菁英培育学校毕业证书的一般国民,通过每年八月举办的「太学院报考资格鉴定考试」者。
太学院视朝廷实际需求决定录取名额,每年大约是五至十人;至于太学院的师资,都是朝廷中各部门的高级官员,教学内容包含理论与实务经验,太学生毕业之后有的留在朝廷担任各部门的中级官员,有的外放到九个州的衙门担任部门主管。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eahobook.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