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醒悟」#1:驱力
驱力理论(Drive Theories)曾在学界造成巨大的影响,在三零年代至六零年代之间,这项理论是最占优势的学说之一,而后又被心理学家霍尔加以修改。
简单来说,驱力常被用作「动机」的解释方式,驱力理论认为人类行为的动力是来自内部状况产生的需求。比方说,人如果饿了就会因此产生一股驱力,这股驱力会不断影响人,必须透过进食才能减低这股驱力。
需求会产生驱力,而驱力会使人做出相应的行为,此外刺激也能诱发驱力。
尽管从今日的观点来看驱力理论本身存在诸多破绽,但驱力本身并没有被否定,对于心理学家而言,这仍是具备参考价值的知识。
而催眠术则是必须具备大量心理学知识才能有效运用的能力。
我承认,我很难将多余的驱力作为催眠手段,亦即就算有我的程度,也不能通过催眠术暗中操控他人的行为。但我家那个专精此道的妹妹,就拥有能透过催眠术「植入驱力」的技巧。
理论上只要能在他人的潜意识中植入驱力,便能诱发目标进行特定的行为。
植入驱力是后催眠暗示的核心,而后催眠的部份前面就说过了,在此不再复述,值得再三强调的是:后催眠即使能诱发目标的特定行为,依然不能使人成为魁儡,可以使人听见拍手声就想立正,但不能使人心被完全控制。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eahobook.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