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从「火烧罟寮全无望」说到"牵罟"浅谈-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在最近有关龟山岛的时事、频繁地跃上了新闻后,在这次的征文活动:「岁月台湾影像官网」中,一张照片和一句台语俗谚便格外吸引了我的注意-

「1960年代龟山岛渔村旧影(22)」,照片解说里的「火烧罟寮全无望」,台语中的「望」与「网」同音,而「罟」则是指渔网,平时晒着罟的罟寮里,也通常放置着其他渔夫们使用的渔具,所以,要是渔民们赖以为生的用具跟着火灾给付之一炬,渔民的生活便随着渔网和渔具的烧尽、而也随之陷入困境。

而说到这,罟是渔网,那幺,龟山岛的渔民先人们、又是怎样把罟用在他们的日常谋生呢?在台湾当时的渔业环境下,"牵罟"应该就是一个最常见的答案。

一般对于近(沿)岸渔业的认知,系指使用船筏或不使用船筏在从事近(沿)岸的渔业活动-定置网渔业、地曳网渔业、火诱网渔业、刺网渔业、其他网渔业、一支钓渔业、延绳钓渔业、其他钓渔业、镖旗鱼渔业、游渔及其他沿岸渔业等 11 种,要是给你三次猜猜看的机会、你会猜得出"牵罟"、就是所谓的"地曳网"渔业吗?

而牵罟的具体做法是什幺?网路上可以找到的资料都大同小异,有一篇比较完整的说法是这样写的:牵罟活动系传统渔民捕鱼方式,由渔民出动小船、竹筏或舢舨将重达两百八十公斤、长六百六十公尺(两百一十二丈)的渔网(罟网)洒到大海来包抄鱼群,等舢舨驱赶鱼群入网后,岸上大家分成两端,齐声吆喝拉索,大家同心协力将渔网由外海拖上岸边;此时,在渔网内之鱼虾、由所有渔民共同享有,又因为是用好像用拔河方式将罟网拉上沙滩的捕鱼方式,就叫做「牵」,只要居民在海边出力,不分男女,都可分得一份渔获,因此又称「倚绳仔分钱(鱼)」。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eahobook.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