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月的风吹进南岭学园的老教室,夹着细微的湿气与泥土气味,顺着窗台边缘晃进教室的长椅缝隙里,吹得讲义纸角微微翘起。
那风轻轻地掀动着,仿佛提醒着某种尚未被言说的焦躁正在生长。
教室里坐满了人,已经没有空位。文学院二楼那间旧教室原本就不大,长椅是六○年代的款式,木头边角磨损,铁制椅脚吱吱作响。学生们坐得密密麻麻,有人甚至席地而坐,有人靠墙,有人干脆坐在讲台边的地板上。
这堂课从不是热门选修,却在近两周内突然爆满,像是空气里有什幺讯号被打开,引来蜂群。
戴雨冬走进教室的那一刻,所有的细语嘎然而止。
他没说话,只是缓缓走上讲台,把那件灰色风衣搭在墙边的衣钩上。他的手指像钢笔一样细长,眼神带着沉静与某种经过长年沉淀的距离感。
桌上放着一本磨损的书:《转型期社会与记忆政治》,封面已被翻得发白。
随手翻开几页,他低头看了几秒,才擡起头望向全场。
「今天不点名。」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楚地穿过教室每个角落。
「因为今天我们不谈课程大纲,也不谈国家理论。我们谈——岛屿上的事。」
他扫视一圈,停顿一下,仿佛在确认那些眼神是否已准备好。
「你们应该都知道了,台大的同学已经开始静坐,政大的学生会也通过声援决议,中正纪念堂前正筹备一场规模前所未见的集结,据说有超过三十间学校即将加入。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eahobook.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