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山堡」,这是开拓时代台湾人民对此地的称呼,但是在我还是个小孩子的年代这里叫做文山区。
本来这就只是个小地方,随着台北地下城的兴起,这里更是被大家给遗忘了,除了少数世居此地的家族以外,年轻人一个一个都搬到地下城里去,住在文山的人越来越少。
很久以前我和我的养父在这里辟建了一栋小小的透天厝,我们在这里半隐居的过了好长一段日子。
这里山明水秀,环境清幽,当向往繁荣的人离去之后,对文明厌倦与对人际斗争感到疲惫的人便把这里当成避秦桃源躲了进来。
慢慢地人口又回流了,没落与萧条并没有在这边持续很久。现在这里又被叫回拳山堡这个老名字,说穿了就是对古风的一种向往,向往一个充满了冒险犯难,克苦但到处都是梦想与希望的年代。
现在的拳山堡是个让一群向往大自然的环保主义者聚居的地方,是在台北市东南方的一个经过政府核可的半自治式实验型社区。
它和以前的文山区并不是完全的重叠在一起,但位置大致上没有差距太大。在这里你看不到任何一栋混凝土建筑,这里有的只是以纯粹取自大自然的建材建造而成的各种特色小屋。
小木屋、兽皮帐篷、树屋、高脚屋、半穴居、石板屋,各式各样别具特色的民居散落在这座小小的聚落中,聚落的周围是一大片南洋杉林,正中央则是一棵巨大的红桧。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eahobook.com
(>人<;)